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,白领们普遍认为同学成为同事,尤其是在同一个部门时关系很难处。
一是同学之间难免会有比较。王静是一家外资银行的员工,虽然从事的是软件支持这种技术类工作,但在她看来,即便彼此关系再好,还是会有升职方面的竞争。
二是由于同学的特殊关系,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,甚至引来“拉帮结派”的联想。
供职于一家网站的刘嘉如今是一个Teamleader,他说他的公司中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:两个刚毕业的同学分在不同部门,虽然公司的薪酬是保密的,但由于他们关系很好,私底下进行了交流,这当中的差别大大影响其中一个人的情绪,他的心理很不平衡,最终冲动地选择跳槽。
刘嘉表示,有鉴于此,此后公司在招人以及培训后分配岗位时,会注意回避同一个组有太熟的人,例如同学。“如今在我们公司,同学在同一个组的情况很少。对我们来说,团队合作很重要,但关系太密切的话首先会给人‘拉帮结派’的感觉。”他说。
典型案例:
友情变味,无奈辞职
小渝今年刚毕业,她应聘到某网站做编辑。这是踏入社会的第一步,她满怀激情地想在职场上有一番作为。同时应聘进该单位的还有两个同班同学,她们被分在了同一个部门。本来她以为凭这种同学关系自己会更快适应,却不料遇到种种令她抓狂的烦恼。
在工作的安排上,小渝和其中一个同学几乎是一模一样的。“我和她常常会想到同样的题目,两个人都想去做,但最后还是要有一个人不得不放弃,另想别的选题。而我碍于同学之间的情面,每当这种时候,往往不好意思当面跟她争。”她说道。她很不甘心每次都让步,但同学的关系又让她无法“理直气壮”地争取,这使小渝在工作中经常感到“缩手缩脚”。
除了工作,小渝还要时刻应对来自四面八方的风言风语。因为她们过去的交情很好,时常一起吃饭聊天,开始小渝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,但是时间一长,却听到一些闲话。“其他同事看到我们总在一起,觉得我们在私下里在搞小圈子。”小渝苦笑了一下,无奈地说道。
让小渝更苦恼的还在后头。小渝是第二批招进来的新员工,第一批招聘时她的一个男同学已进入该单位工作,在小渝进单位后,这名男同学成为她的顶头上司,其工作是负责管理新进来的员工。
“我们以前关系还不错,无话不说,但我和另外两个同学很快发现:有时我们私底下对单位一些无所顾忌的议论,都被他‘汇报’到上级领导那里去了。知道这个以后,我们就再也不敢和他说任何关于工作上的事情了。”她说道。昔日同学变成了上下级,昔日同窗情谊已然变味,还要时刻提防着他向主管打小报告,这让小渝感到格外别扭。
同学关系因为角色的转变开始变得生疏,这渐渐成为她心头的一块大石,小渝开始觉得长此以往会阻碍其个人的发展,在经过深思熟虑后,最终选择了辞职。
专家支招:
公私分明——把工作与感情分开
职场专家分析道,同窗变同事,身份和角色发生转变,根据不同的情况,有利有弊。如果是合作部门,由于彼此熟悉,工作配合可能更顺畅。如果同学之间本来是性格不合的,那工作很难配合好。此外,工作中的竞争有可能对同学间的感情产生“挑战”。
万一职场人真的遇到这种情况,如何恰到好处地把握彼此间的距离?“我的建议是:要分清工作与生活的界限,不要过多地把感情因素与工作混淆,在工作中要从专业、公平的态度出发。同时,注意不要把同学时代对方的一些事情在办公室里进行‘宣扬’。最后是要保持一个较好的心态,那就是保证良性竞争,分享工作心得,这样双方将共同进步。”欧阳辉说道。
在他看来,如果同学变成上下级关系,无论是哪一方,在这种双重角色下,更要树立良好心态,更应该分清工作及生活场合。由于双方已经在学生时代建立了比较好的合作基础,因而下属应该在工作中给予上级更及时有力的支持,而上级更应给予下属同学更多的提醒和帮助。
建议,同学尽可能不要在同一组工作,毕竟竞争关系会影响到个人友情。如果进了同一个公司,HR也要考虑安排他们到有配合关系的部门,避免有竞争关系。此外,给予他们适当的教育及培养,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,让双方在公平环境下成长。
职场攻略:同学变同事,该如何相处?
上一条:
职场跟随怎样的领导才有前途?
下一条:
毕业生求职面面观:要奋斗还是要享受?